X

农学院张吉旺教授团队在双膜控释肥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作者:张吉旺记者:通讯员:摄影: 出处:农学院 图书馆发布时间:2025-04-18

近日,农学院张吉旺教授团队在《Soil & Tillage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题为“Dual film-controlled model urea improves summer maize yields, 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e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的研究论文。在读硕士生李怡锋和已毕业硕士生杨文飞、王琬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吉旺教授和任佰朝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控释肥在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方面被广泛认可,但其效果会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导致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氮肥增效剂由于水溶性较强,在土壤中持效性较差,难以发挥预期的增效作用。本研究将氮肥增效剂包覆在控释肥包膜内制成双膜控释肥,从而提升了传统包膜控释肥料性能。研究表明,双膜控释肥的应用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影响土壤氮循环过程,从而降低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强度(GHGI)。该肥料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的NH4+-N含量,并降低了深层土壤的NO3--N含量。该肥料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的NH₄⁺-N含量,同时降低了深层土壤的NO₃⁻-N含量。与传统包膜控释肥相比,双膜控释肥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了17.7%,并显著提升了夏玉米的产量。总体而言,“双膜双控”模型在提升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能减轻环境污染和气体排放。这一成果为优化施肥管理、促进农业绿色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图1 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变量之间关系的 RDA, 以及产量、NUE、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速效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a)环境变量与微生物之间的RDA;(b) 每个环境变量的解释程度 (R2) 和显著性水平 (p); (c)产量、NUE、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土壤有效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图2 该研究的图形摘要


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以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till.2025.106565


编      辑:万    千 

审      核:贾    波 


供稿审核:
责任编辑:
终审: